平江新增7处省级“宝藏”→
2025-01-08 15:27:29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戴勇驰 | 作者:单文芝
浏览量:6839
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
《关于公布第十二批
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》
核定公布2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
其中,平江共新增7处
分别是
幕阜山堆石遗址
黄泥湾大屋
金华吴氏家庙
大石板屋场
哲寮湛氏宗祠
普庵寺摩崖造像
喻杰故居
至此,我县已有
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4处(6个点)
省级文物保护单位
20处(27个点)
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
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6处
快来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
这些新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吧!
幕阜山堆石遗址位于湘鄂赣交界处的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内,是有别于汉族文化的山地民族的古代遗存。该遗址与分布于长江中游及岭南的山地堆石文化属于同一文化体系,但也有明显的自身特点,如石材的使用、墙龛的设置、“公婆石”的出现、石庙转角的构造方式等,保护意义重大。据调查和现场发现的关键遗迹、遗物推断,该遗址年代下限不晚于明清,上限推测可到魏晋南北朝。
黄泥湾大屋位于上塔市镇黄桥村,建成于清代嘉庆年间,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,是湘东北地区至今保存传统格局较为完整、建筑现状相对较好的典型代表。房屋内雕梁画栋,四进四出,左右对称,错落有致。如屋下镂雕的精巧小鹿以及窗棂、间壁、隔屏上以雕花板相嵌的各式雕刻图案,题材有“鲤鱼跳龙门”“八仙图”“龙凤呈祥”“福禄寿喜”“松鹤祥云”以及喜鹊、猛兽、梅花等,动静结合,栩栩如生,洋溢着丰收、祥和、欢乐的太平景象,民族风格极浓,凸显了黄泥湾大屋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积淀。
金华吴氏家庙位于城关镇北街坳背巷,整栋建筑为砖木结构,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。该建筑整体梁、枋、檐柱连成一体,梁枋、梁柱、挑托、雀替雕工简练,线条流畅、体量宏大、用材讲究、工艺精细、装饰华美,在现存私家祠堂中少见,具有较高的建筑史和工艺美术史研究价值。
大石板屋场位于童市镇烟舟村,是一座清代晚期砖木结构穿堂式院落建筑群。整座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,现存大小天井18口,横堂、穿堂14间、窗禀14间。抗日战争时期,平江启明女校为躲避日军,被迫辗转迁往大石板办学,先后开设了15个教学班,规模最大时,师生近千人。
哲寮湛氏宗祠位于梅仙镇哲寮村,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(1792),清道光年间扩建,是典型的江南民间明清建筑,2010年被全国第三次文物谱查列为不可移动文物。该宗祠室内雕梁画栋、工艺精湛,外形古朴幽雅,斗拱飞檐、青砖碧瓦,三进四天井,自成一体,建筑布局十分规整,井然有序。
普庵寺摩崖造像位于长寿镇鞍山村狮子岩北壁,窟内有三尊佛造像,均端坐在莲花座上,佛像高约75~80cm,明显有多次抹灰塑身着彩痕迹。从石窟上留刻的铭文得知,普庵寺摩崖造像开凿的年代为明洪武二年(1369),是湘东北地区目前发现唯一石窟类文物,虽部分风化剥蚀,但其整体造型和风格仍保留相对较好。同时,石窟及其所依附的寺庙建筑样式、建筑风格等,仍是湘东北地区至今寺庙建筑传承的样本,具有较高的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。
喻杰故居坐落在加义镇丽江村,是全国廉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故居主人喻杰,在1926年参加北伐,入党后随部队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冲锋前线。新中国成立后,担任粮食部副部长、商业部副部长等要职的他,却在晚年一身清风还乡,带领乡亲们兴修水利,封山育林,发展生产,建设家乡。
每一座古建筑
都是一段历史
每一件文物
都诉说着一段尘封往事
将它们保护好
是对历史负责、对人民负责
这是我县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工作
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
同时,我们也期待
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公众
能够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
共同为守护我们的文明瑰宝
贡献智慧和力量
作者:单文芝
责编:戴勇驰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